你的位置:教育科研>>教学论文>>[教育类]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的心理教育
浙江省德清县高级中学 陆国民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但是,我们时常又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如茵的草坪中被"践踏"出一条人行道;美丽花园中的鲜花会被人摘採;有人会随意向怡人的花坛中扔纸团等垃圾;布置好的名人画像上灰尘铺面……,这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初衷是相违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违背教育本意的现象呢?这是因为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应有的心理基础,那么,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渗透心理教育,让校园文化体现出广泛而丰富的健康心理品质呢?

    一、坚持主体性原则,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没有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认识就不能得到发展。他认为新的教育方法就要考虑到儿童本身的特性,并且要利用个人心理结构的规律和关于个人发展规律。心理内化理论也认为,凡是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实际操作转化为智力操作,都是内化。校园文化环境属于外部的客体的东西,只有当这些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学生主体的内部的东西,它才会为学生所有,否则学生根本得不到任何发展与提高。所以贯彻主体性原则,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包办。必须注意学生情感,需要的满足,兴趣、爱好的培养,注意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如在校园绿化管理问题上,起先,学校张贴了许多诸如"爱护绿化光荣,破坏绿化耻辱","爱护绿化,人人有责"等传统标语,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向全校学生征集爱护绿化标语,各班承包一个"共青园",在各"共青园"中布置学生自己写的"绿色有限,爱心无限","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留意草如茵"等精致的标语牌,真正做到"校园一幅画,绿化靠大家",草坪中。花园里再也见不到"人行道"和纸团了。主体性作用可见一斑。

    二、坚持相容性原则,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相容性原则是指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教育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在人格是平等的,在情感上是相容的。人格的平等,形成师生情感的相容。人格的平等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具体的内容,它通过许多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如何办好中学食堂是每个领导者头痛的问题,也是学生家长意见最多的问题之一。我校根据相容性原则,创办了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食堂文化"。其实我们的做法很简单,但很科学。一是教师、学生一视同仁,大家共用一锅饭,同吃一锅菜,并且价格一律相同,不做赚学生的钱来补贴教师的事,这就体现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淡化了教育者被教育者的痕迹,使师生平等,感情融洽。二是对生病学生开小灶。这体现了对学生的真诚关心和爱护,缩短了师生心理距离,创造了师生间最的"心理场",这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坚持协同性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协同性原则是指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重视学生心理内部各方面(知、情、意、行之间)的协同发展,使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根据这一原则,为建设校园文化环境而开展的各项活动,必须做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起到最佳效果。例如我校在开展"寝室文化"和"班级文化"评比活动中,除了一些必要的统一规定和总体目标与要求外,由学生自我设计,布置寝室和班级。学生在营造寝室和教室文化环境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的一类是达到了知情意的统一,他们起了寝室和班级名,写出了寝室和班级的铭,确立了班风和班级精神,还把园艺艺术请进了寝室和班级,整个活动持续一个月。通过这一活动提高了学生对社会化校园文化的认识水平,在美化寝室和教室环境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感(最突出的是创造美),也培养了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四、坚持活动性原则,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活动性原则是指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重视通过活动促进发展。因为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基础,人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波果斯洛夫斯基在《普通心理学》中指出:"在生活中,不论从事任种劳动,他首先是作为活动者、创造者或创作者而出现的。"只有抓住了人的这一本质,才能真正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根据这一原则我校开展了"服务示范班"活动,把全校公共场所分成了四十六个岗位,一人一岗,各班轮流,每天从事"卫生劳动,文明示范,检查监督"三项工作。实践证明,"服务示范班"活动是一种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有效教育形式,对于满足中学生日益增强的独立意识,促进其社会积极性的发展,磨砺他们的情感和意志品质,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坚持成功性原则,为学生发展注入原动力。成功性原则是指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而展开的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有成功的快乐体验,减少失败的体验。对于人类来说,成功本身也许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那种成功的感觉,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体验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的计划时那种满意的心情,这种成功的体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合理需要,开展多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与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喜欢体育的学生让他们参加体育竞赛,喜欢文艺的让他们参加文娱活动,开设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进而促进其全面素质的提高。
总之,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之成为学校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责任编辑/嵇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