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教育科研>>教学论文>>[教育类]
 
 
   
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浙江德清县高级中学 施剑儒

    摘要: 本文通过认识理解"创新能力"的基本意义;引导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启迪智能引导发现新关系三个方面来谈认识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合理性紧密关系。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引导 启迪 思维 流畅 质疑 变通 培养 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工程,其成效与教育工作者这方面认识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合理性紧密相关。

    一、认识理解"创新能力"的基本意义。

    在认识上,似有必要进一步理解"新"和"创新"以及"创新能力"的基本意义。

    "新"--通常说的"新"大多在两个凸现自己的意义:一是"前无古人"的层面,亦即首创性的事物谓之新。其参照系为人类历史,因而这种"新"只有极少数人可以企及。二是"概率不大的"层面,就是在特定群体活动范围内出现的为数不多并有一定特殊的事物谓之新。其参照系非人类而是特定群体。也就是说,人们的特殊作为,尽管在人类历史上不是首创性的,但大特定群休中是鲜见的,同样具有"新"意。我国科学家发明原子弹就是这种意义上的"新"。可见,在前一层面上,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可及者确实不众。但后一层面上,尤以具体的学生群体为参照时,情形迥然。当然"新"还关涉价值。毫无价值甚至有害之"新",社会非但不倡导而禁止。一般情况下,人们看重创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发展价值。中小学生创新,重在发展价值。学生别出心裁地解决一道题,虽无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却锻炼了心智,是甚为宝贵的。

    "创新"--从本质上看,创新就是发现事物的"新关系"并按照新关系形成作品(精神的与物质的)。人们知道,任何事物都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通常决定事物的功能。当需要事物具备新功能时,人们往往采取按"新关系"组合要素的办法。如果不想改变事物的功能,却求更合理的结构,其做法也是找到能承载"更合理的结构的要素的新关系。从举世瞩目的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无一不是发现新关系的结果。当然这里有必要提及,发现事物的新关系需要相应的环境,否则,创新本领再强的人也会空怀壮志※。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我们不仿把它解析为六个主要成份:⑴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⑵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⑶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⑷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⑸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⑹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在含义和本质特性。

    二、引导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发展才能的天地,能适应学生的不同特长,组织引导学生以课内理论为指导,课外兴趣特长为依托,开展小实验、小设计等创新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例如,在讲浮力问题时,教师让学生准备一只牙膏壳和一杯水。让学生做实验,将牙膏壳投入水中会发生什幺现象,大部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然地得出牙膏壳沉到水底的结论。也有的学生能使之上浮,教师可以制成一个可以悬浮的实验,这样首先给学生在思维上打开了生活经验形成的束缚,进而引导学生讨论牙膏壳上浮、下沉、悬浮的道理,推导出阿基米德定律。在阿基米德定律的启发下,把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散开来,他们会联想到水中的游鱼,船只舰艇,游泳的人的上下沉浮,还会想到空中鸟,飞机的翱翔。在联想中,发现新问题,问题的出现,便使学生有了探索新目标。

    中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需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合理的能力结构,健全的人格特征和灵活的思维方式。

    扎实的知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创新能力决不是凭空产生的,不能忽视各学科知识的学习。

    合理的能力结构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合理的能力结构应包含发现问题的能力,即能在复杂的环境和条件中把握问题,提出问题;明确问题的能力,就是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给予明确的表述,并且正确地贮存在自己的知识经验之中,思考时又容易被提取,思路较为灵活;组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指能理清问题的线索和各种关系,运用有关的资料进行思考分析和心理加工;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激活问题并设计方案找到有效办法进行探索,并给予合理的解决。

    灵活的思维方式与创新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一个人只会按一种固定方式或老师教师的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是无法产生创新能力的。应该养成一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学习方法。例如学习概念时设法变换叙述方式,分析问题时进行多向比较、运算运用一题多解,简化环节,简便运算,计算过程形象化,发展估算能力,使用扩缩练习,自编补充练习等方法,在分析问题时运用直觉思维去寻找结论,运用比较、类比法把握关键内容;听课时提出不同看法,从不同角度去作进一步思考;讨论时说出自己新颖独特的见解;阅读时对材料进行比较联想、发散和鉴别;作文时运用多种方法表述自己的思想等等。这些思维方式对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十分有利。

    三、启迪智能引导学生发现新关系。

    启迪智能引导学生发现新关系,为在接爱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既确信科学的论断,又不"墨守成规",勇于发现新关系,敢于创新。

    1.; 榜样激励,培养创新思维的大胆性。

    现在好多学生不爱动脑筋,懒于思考,生搬硬套,这对他们思维的发展是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结合教材插图,介绍科学家敢于创新的感人事迹。例如,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敢于"求异",大胆实验,"自由落体定律";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首先提出与地球中心说相对抗的太阳中心说。通过介绍,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本质是革命、创新、激起他们"标新立异"的欲望和胆识。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假设,对一个问题提出的合理假设越多,发现新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2.; 铺垫留疑,培养创新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主体面临问题时思路由一条扩展到多条,由一个方向转移到多个方向的思维方式。在进行这方面训练时,至少要做到:其一,选择有多种结论的问题,否则思想容易在"一颗树"上"吊死",无法散开。其二,开导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

    中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固然与学生个体因素有关,但更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逻辑思维基础有关。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有句名言。"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铺垫就是让学生通过预习,发现学习中的障碍和疑难,指导学生自主地阅读有关书籍,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准备,而不是带着"一个空洞的头脑"走进课堂。留疑就是在下课前几分钟,在引导学生反思学过知识的同时,适当拓宽教材深广度,留下思考题(跨学科综合),让学生在复习、查找资料或联系其它学科的知识去思考后,在下一节课讨论答案,并对有独立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这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新知,提高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

    3.; 质疑变通,培养创新思维的灵活性。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贯有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有究,才能知其理。基于这种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着力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精心设疑,努力启发学生质疑。对质疑多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表扬。
质疑变通,是围绕一个研究对象,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提问的过程就是激发创新能力的过程。质疑的内容有以下八方面:

①改编:与此相似的设想还有哪些?过去有过类似的情况吗?有哪些可以借鉴和模仿?有哪些可供对比?
②修改:能改变其意义、颜色、姿态、声音、气味或形状吗?还有其它新花样吗?
③扩大:能增加更多时间、频率、强度、长度或容积吗?能成倍或多倍地扩大吗?
④缩小:能再精简、降低、缩小、减轻、省略或分离吗?
⑤替换:有其它成分、材料、程序或线路可用来替换吗?
⑥重组:能变换其成分吗?可用其它模式、设计或序列吗?能调换因果关系吗?能改变其步调或计划吗?
⑦颠倒:能改变正负吗?倒过来又如何?
⑧结合:能使用混合物或合金吗?能把各个单位、意图、外观或设想结合在一起吗?

    中学生要养成质疑的习惯,掌握质疑的方法,在学习书本知识过程中,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可疑的问题不妨试用质疑变通法,这对培养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思维品质,创新能力,才能适应21世纪国际性人才竞争的挑战。

    主要参考书目:
1. 扬德广着《论智能培养》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 朱彤着《现代学生学习心理学》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
3. [台湾]王克先着《学习心理学》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4. 段金梅、武建时主编《物理教学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5. 熊川武著《学校管理》 华师大出版社
※对"新"、"创新"的认识,借摘了熊川武教授的原话。

(责任编辑/王延光)